2/26/2009

台北之夜

年終替換新的行事曆,總會一頁一頁地檢視寫滿潦草字體的重要記事,還有各式各樣顏色的標記,這些符號與代號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密碼,但對記事的當事者而言,這絕對是日子的解碼。
我的行事曆中不盡然只有「鬼畫符」,還有一些乾淨整齊的筆跡,那是我選定一本行事曆,當作我一年的工作伙伴時,第一件做的事—以慎重的心情記下親朋好友的生日、寫下自己想送給自己的話語,並從舊記事本中騰出重要之事件,再預約新一年重要的活動。

從家中老大3歲懂得看戲、聽歌開始,連續3年暑假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就成為全家人最愛的活動,也是我每年特別會在行事曆上以星號標注的一連串重要時程。孩子今年已經6歲,會自動拿著板凳,準備好自己看戲需要的「用具」與「野餐」食物,不斷催促我們早點下班帶他去佔位子;而那老二更是從兩歲的階段「一看戲,就把戲中的音樂當成睡覺背景音樂」,進步到現在會跟哥哥搶位子,小不點兒小,所以特別愛挑角度好、視野佳的看戲方位。

每年的臺北市兒童藝術節,都有著不同的特色與精彩的戶外劇場表演,台上跟台下互動的快樂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參與者,我們是「兒藝節」上癮的一家人,今年更拿著「童心護照」隨著戲碼從「大安森林公園」、「草山行館」一路轉移到「松山菸場」,「尋找幸福的小紅帽」、「哇哇魔法故事秀之公主.魔法師.龍與兩隻老虎」、「判官審石頭」、「五月雪」、「雞婆花」、「魔法舞鈴之微笑海洋」等等豐富的現場演出,都為我們夏天捎了許多驚奇與感動。
其實早在5、6幾年前,還未結婚的我跟他,就已經習慣在大安森林公園散步,參與音樂台演出的各項活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則是「優人神鼓」的演出;回鳴在五臟內震盪,擊鼓的能量與黑幕的神秘似恰勁草急書,鼓聲停了,心中激昂的節奏卻無法停止,身旁的他想必也有著相同的感受,我們默默不語,牽大手、牽小手,就這樣一路走著,直到經過一家牛肉麵店,吃辦桌的熱鬧與麵香才把我們從看表演的心情中拉回來,從此,我們總習慣在看完表演後,來碗熱呼呼的牛肉麵,劃下當晚的ending。到底是欣賞表演的急速心跳替感情加了熱度?還是吃完牛肉麵的流汗爽快,促成了一段姻緣?這化學變化的過程實在不清楚,但不管如何,他總算娶了愛吃酸菜勝過牛肉的我,而他也可以吃牛肉麵的牛肉吃得過癮啦!

這幾年臺北的夏天晚上很熱,也很樂。看戲後的我們,就坐著公車回到杭州南路,再悠閒地晃到住家巷口的牛肉麵店;一家矮矮舊舊的老店,在此時仍有人進進出出吃宵夜,睡覺前暖個胃是「老闆,來碗牛肉麵」的絕妙的理由。因為夏天熱,所以也要先來幾盤小菜--蒜醃小黃瓜、豆干小魚、海帶、滷牛肚,樣樣都好;還有一定也要嘗嘗酸菜混在紅燒牛肉湯中的咬感與甜味。 這家不起眼的牛肉麵店不知從民國幾年開始營業,只知道它見證著我懷孕、生子,孩子們一年一年長大。

歲歲年年,湯頭不變,麵料也沒換過,滋味還是令人再三回味,就像臺北的夜晚,街道上有著夜不停歇的招牌,也有著來來往往的人潮,這些熟悉是臺北人最大的安心。
今年台北兒藝節已開鑼,要來跟我搶位子嗎?

0 意見:

 
template hacks by: [ METAM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