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2009

不宜貿然裁併國科會(940318)

繼24個學術團體連署建議政府不宜貿然裁併國科會,呼籲企業界及科技產業團體也應群起聲援!二十一世紀科技競爭跟科技商業市場絕對有密切的連動關係。

從事世界貿易的人對於「外交是內政效能與成果的延伸!」這句話一定感同深受。菲律賓曾於50年代經濟起飛,現在菲律賓有些人必須到台灣當外傭,為何會這樣?因為菲律賓並沒有趕上甚至超越時代發展趨勢;台灣發展靠著早期發展便宜勞力加工國奠基、中小企業胼手抵足拼世界貿易、IC產業帶頭開創科技,這些點點滴滴厚植台灣今日發展的實力,然而台灣長時間累積的競爭力,將可能因這次行政院「革命性」的組織改變計畫,使得台灣喪失在世界發光的舞台。

這是超速變動的時代,任何組織包括政府單位皆需不斷調整自己的資源和策略,並透過組織再造,強化組織效率並提升組織內各項活動的效率和效果,以達成組織的預期目標、順應時代的變動,這無庸置疑,然而當我們進行組織調整的同時,有沒有失焦??!還是迫於時間壓力或政治過程,為併而併,中央部會由「16部6會」删成「13部4會」,偏離國家中、長期發展政策才是大眾所關切的焦點!筆者試從以下兩點說明:

第一,在「政府組織再造」法案中裁併「國科會」這部分,揭露了政府對於台灣未來發展的定位及特色並沒有真正釐清,若政府「堅持」釐清楚了,那是不是政府並沒有決心與魄力帶領台灣人民迎向競爭更激烈的未來?!在八十七年四月二日行政院第二五七二次院會通過「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中提出,台灣將於公元2010年達成「科技化國家」之目標,其藍圖是將台灣規劃為亞太研究重鎮、亞太高科技製造中心及科技島,現今卻將國科會裁併,是政府記憶力不好?還是扯自己後腿?!因為國科會任務即為總管國家科技研發、推動全國整體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工業園區暨規劃與協調全國科技業務。

第二,政府為簡化流程,將國科會劃分為三部分,併入經濟部、國家政策委員會及成立公法人,然而大家都明白,一個組織只管政策卻沒有沒有資源(財),說破嘴,還是寸步難行,嗓門大又有錢的,才是「老大」;事權不統,公文旅行往返,效率反而下降;若論到責任擔當,「三個和尚挑水,沒水喝」,若玩起「踢皮球遊戲」更慘!

當我們再次捫心自問:台灣的本錢與實力在哪?高素質優秀人力!台灣的經濟引擎主要靠什麼來驅動?優秀人力的科技研發成果與經貿拓展!台灣需要在哪些領域投注精力,得使我們保有台灣競爭力的核心優勢?高等教育發展與科技研發!台灣是否還有可以開發創造甚至行銷包裝的產業?相信讀者心裡一定有許多答案,因為在地的台灣有多元的生命力正在蓬勃醞釀,但我們期許政府更用心並且長期持續關注與投入。

0 意見:

 
template hacks by: [ METAM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