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爸爸每年向林務局要新苗,在中正紀念堂植樹,這幾年陸陸續續種下欒樹、流蘇、八重櫻、烏心石等,種樹儀式不僅是為了紀念他的兒子周大觀,更是為了讓愛可以永植於大地。
「自從那年春天的右腳長了腫瘤,
我們就天天去種樹--
在醫院種下健康的樹,
在教堂種下愛心的樹,
在學校種下希望的樹;
某一天,
我們把自己也種成一株樹,一代一代種下去....
長成一座健康的森林,
長成一座愛的森林,
長成一座希望的森林。」
這是85年當時10歲得了癌症的周大觀寫下的童詩,他因惡性橫紋肌癌侵襲,歷經兩次開刀、十二次化學治療、三十次鈷六十照射治療以及截肢手術,最後仍不敵病魔而離開人間。我紅著眼眶站在今年甫種下的烏心石小苗旁,卻同時看到周爸爸走過刻骨銘心的傷痛後,站出來為大家服務的堅毅眼神,彷彿,如冬日陽光。
是大觀對於生命不屈不撓的延伸,是周爸爸心中的大愛,所以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有時周爸爸並不多言,站在旁邊的我敏銳地感受到他的孩子正如我的父親,都還未離開我們;但他對於人生的篤定與踏實,像磁石吸引了許多善心人士投入關懷弱勢的工作,也讓我們從實踐中學習到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周爸爸,感謝你,教導我們在困頓中仍不放棄生命,關心別人;是你,亦是周大觀,讓我們看到社會充滿光明與熱力的一面。
中正紀念堂的建構來自歷史,但卻不斷被迫捲入政治意識型態的撕裂。幸好,有藝術家在此發光發熱,得以讓國際觀光客到台灣一遊時,看到的不只是政治,不只是蔣中正文物,更可以欣賞台灣藝術家的文化創作能量及多元豐富。也幸好,有周爸爸在中正紀念堂散播愛的能量,一場場的公益演講、全球熱愛生命獎得主的展覽及植樹等等持續不斷的付出,「魯冰花謝了,留下一粒粒的種籽,明年又會開出一片黃色花朵點綴人間;而在一開一謝之間,使茶園得到肥分。」
愛的起飛,生命教育的落實。
2/28/2009
周爸爸的美好情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