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11

獻給邁入11歲的你

圖-王舒(奧地利及德國藝術教授)
親愛的阿泰,
過了跨年,大家慶祝民國100年的到來,你也11歲了,媽媽該記錄你的10歲?還是告訴你,媽媽對你的期許?。今年你的生日,媽媽沒有買個蛋糕,身為媽媽的我,好矛盾,看著你熟睡稚嫩的圓圓臉龐,你是好可愛的天真孩子,但媽媽似乎又不能不嚴格或嚴肅面對你。是你讓我想得更多,還是因為我是媽媽,我讓我自己想得更多?。

10歲的你,學會了煮白飯、蒸蛋,跟弟弟拌嘴的技巧,在旁偷聽的媽媽常常覺得你們對話好好笑。 瘦瘦小小的你,有次跟媽咪抱怨:「當老大怎麼這麼倒楣,不能吃蝦子、每天早上起床會流鼻涕,弟弟都不會,我也要當老二。」哈哈,你若是老二,還是會有這些症狀啦,因為這是遺傳。媽咪看到你因為過敏,每天早上總是打噴嚏、流鼻水,有黑眼圈、感冒會有輕微氣喘,也很心疼,這幾年讓你去溜直排輪、打桌球、游泳,雖然比較少感冒,但是過敏體質似乎沒有改善,今年冬天我們試試傳統東方智慧,貼三伏天。

媽媽對11歲的你,第一個期許是,要記得不要把鼻涕、髒髒的嘴巴往袖子上抹。也要記得要剪指甲,不僅是衛生、也是教養,更重要的是才不會嚇跑女生啦。(ps.10歲的你喜歡10幾個女生,還有吃飯總要吃個1.2個小時,邊吃飯、邊聽CD故事,還會偶而跟弟弟玩起遊戲或演出全武行,你們總要在媽咪露出可怕的巫婆發飆模樣,你跟弟弟才會完成吃飯儀式。)

你很有「大度」,因為媽咪每次故意叫你搬磚頭的陶侃或是小豬、小麻吉、烏龜,你還是笑咪咪的,可是要自己整理書包啦! 每天早上媽媽幫你背書包去上學,都肩膀酸痛哩!這是媽媽對你的第二個期許,自己自律整理好自己的東西!

民國99年,你人生中的第一次京劇欣賞,還有我們在夜裡去小巨蛋聽「99浪漫麥克波頓亞洲巡迴演唱會」,當大家站著,隨著麥克波頓唱安可曲,我們抱著搖擺(屁股扭來扭去應該不能算是跳舞喔);以後長大的你跟弟弟,一定會”遺傳”到知道如何浪漫,對不?。

不過媽咪知道你生性務實,老是想賺很多錢,那天你發現家附近開了家全聯,你興奮地跟媽媽報告,還跟媽媽說,「以後晚上我就可以幫媽媽跑腿。」媽咪差點感動的要掉下眼淚之際,你又說了:「那有沒有跑腿費?」下次媽咪知道一定要把話聽完,別在那裡瞎感動,現在告訴你答案:「沒有跑腿費,分擔家務事是應該做的。」又有天你問:「媽咪,若你很有錢,你要怎麼用?你是不是要買豪宅?」媽咪回答:「你怎麼知道?」「你們女人都嘛這樣。」後來你又問:「媽咪,你是不是很想去環遊世界?」我回答:「對啊!」「你們女人願望怎麼都一樣。」媽咪好納悶,阿,你也沒認識幾個女生,怎麼就認定女人想法都一樣,其實不是每個女人都需要住豪宅,環球世界可能也要有錢有閒沒有小孩,啊,不然你們誰照顧?。等你們長大,媽咪也老了,老老的媽咪也許很怕死,不敢去落後可怕的國家,所以環球世界可能就是嘴巴嚷嚷了啦!」

每個人想法在不同階段都會不同,有時懂得轉彎或輕輕轉身,你就發現更寬廣的世界正等著你擁抱,別人的承諾兌不兌現是別人的人生,而你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選擇,且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媽媽給老是在上學最後一刻鐘還賴床說「再給我1分鐘」的阿泰的第三個期許。

那天,媽媽跟你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回問:「羅馬都滅亡了,通到那裡幹嘛?。」你的問題讓人深思,的確,人有生死、國家有興衰,在歷史洪流裡,國家亡了,但影響力、文明、智慧的結晶卻透過某些方式流傳,所以我們讀希臘羅馬文化、伊索寓言,也讀詩經老莊、唐詩宋詞論語。

畫家王舒說他「10歲讀莊子」,媽咪想不起10歲的我讀了什麼書,但想必也是糊里糊塗長大;而你10歲,每天喜歡讀的是笑話、漫畫(媽咪好感謝你老是講笑話,提振媽咪的精神,效果比喝咖啡還有效喔);爸爸的姨丈說,爸爸小學時在姨丈家讀資治通鑑;你跟弟弟看的卡通是火影忍者、料理鼠王,你們浸潤在這些西方的消費文化中,可是媽媽忍不住要提醒你跟弟弟:未來的你們即便是世界人,即便再怎麼優秀,你們的外表跟身形就是東方人、華人、台灣人,你們賴以為本的就是你們的獨特性,東方的哲思應該是你們人生的動力、養分及自信的根源,西方人欣賞的永遠是你與他們的不同,而不是你跟他們並駕齊驅的優秀。媽媽更希望你們要有藝術家王舒的氣魄:「向西方人學習是好事,何不教西方人學習,不要只認定主義在西方,讓西方人知道中國有主義…」。

似懂非懂的你們,媽咪不僅希望你們讀哈利波特、更希望你們願意讀莎士比亞、尼采、普魯斯特;不僅讀流行文學、更要紮根於經典裡的智慧,因為前人的智慧不僅告訴你人類的歷史,也告訴你人性;歷史跟人性,亙古不變,人類、你我,不斷在歷史前進的過程中,踩在錯誤裡跌倒、成長。這是大大的第四個期許,也許現在的阿泰不太懂,所以媽媽把它寫下來。

阿泰,你是媽媽的意外之喜(雖然媽咪不得不承認你5歲前,媽咪還是常想把你塞回肚子裡),而為了你在將來有個可以商量、討論,一起成長的伴,所以媽咪決定再生一個,媽咪覺得你很幸運,有個愛你的弟弟,他總是記得自己有一份,哥哥也要有一份,你要好好照顧弟弟、愛護弟弟。

但同時媽媽也要告訴你,再怎麼好的感情,人畢竟是獨立的個體、孤獨的生命,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愛與精神,去接收與這世界的對話及與美交流的感動,你得學習自觀,走出限制生活的框框才能體會--在孤獨中感受不孤獨、在挫折中照見自我、在生活中找尋風景。(所謂的框框可能是別人給你的評價、眼光、傳統的世俗的價值或判斷、社會給予的標籤、甚至父母的教誨。請記得亞里斯多得所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你可以愛父母、愛任何人,但不要為此而讓自己框限住,你要有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

~獻給邁入11歲的你,也獻給未來的你。

                                                                 愛你的媽媽敬上
ps.今年媽咪開始規劃把你跟弟弟送到孤兒院去住一段時間。

0 意見:

 
template hacks by: [ METAM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