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09

回應「走了十年憂鬱冤枉路」一文

日前在版上讀到一篇「走了十年憂鬱冤枉路」,不禁想要提醒大家,當有下列症狀出現,例如:長時間的沮喪、消極、覺得無趣、容易緊張、睡不好或嗜睡、暴飲暴食、短時間變瘦或變胖很多、心煩易亂、焦躁無法安靜下來,或是覺得很累、沒有精神等等,並不一定是得了「憂鬱症」。

因為其他病症反應在外的徵兆也可能類似「憂鬱症」,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是肚子容易餓、雙手伸直手指會微微顫抖、短時間狂瘦、心煩易亂、焦躁容易緊張、失眠、無法一覺到天明;而「甲狀腺機能低下」則剛好相反,沮喪、負面想法、覺得人生無趣、嗜睡、感覺很累沒有精神等症狀,而檢查甲狀腺分泌是否異常,其實只要抽個血就知道T3、T4、TSH指數是否正常;還有「內分泌失調」也會出現暴飲暴食、短時間內狂瘦或暴肥、心煩易亂、焦躁或心悸倒汗等狀況;對於面臨「更年期」的婦女或男性,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若面臨失業壓力或工作瓶頸的人,也會有一段時間出現類似「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徵象。

若無法判別自己該掛哪一科,建議最好先看家醫科,再請醫生轉介至別的科別;服用抗憂鬱劑、抗焦慮症或安眠藥確實對心情穩定有所幫助,但或多或少都會在服藥後出現容易口乾、口渴、嗜睡、無法集中心神等短期症狀,所以病人需要適應的時間,精神疾病的用藥需謹慎,藥劑過量會導致矯枉過正,藥量過少則沒效果;服藥的時間也會影響效果及睡眠品質,所以記得依照醫生的囑咐按時用藥,定期回診,以調節藥量。

「憂鬱症」其實不可怕,怕得就是病人不肯就醫,症狀變嚴重了,往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治療,以控制病情。
~本文已刊登於中國時報

0 意見:

 
template hacks by: [ METAM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