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2003 |
有驚喜,有感嘆,亦感受到社會裡隱隱對於未知之徬徨。
驚喜的是有學者提出了教育的核心關鍵點—教育是要使每個人活出自己的生命和價值,也所以教育不一定在教室或課堂中,更有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市井生活裡。
政策積極推動12年國教,原本是美事,只是各個階段、各種學制沒有其特色,在國外,孩子在高中已經有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或是在技職學校已經透過實習或打工,知道企業的know-how;但在臺灣如此重視學歷,未來這批12年國教的學生,畢業後不去念大學的人應該很少吧! 又多了4年的大學教育,畢業後至少22歲;學生在學校這段漫長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基本學識之外,學到了面對職涯的正面態度、及能夠吃苦的挫折忍耐力、應變力了嗎?我們的教育真的能讓學生離開學校後活出自己的生命和價值?還是只是延後去面對社會的現實面,社會變遷快速下的高風險環境,我們又能以多快的速度應變呢?這是感嘆。
芬蘭的學生在職業學校、大學階段,學校就提供與企業的合作專案,讓學生能夠於畢業後順利接軌;芬蘭國小、國中階段,教育是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如何學習;國中、高中階段是幫助孩子學習態度的養成;到大學階段,則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習慣;大學、研究所階段則是研究能力的啟發、國際交流的視野開拓及終身學習的能力;臺灣的學生一路從托兒所讀到大學,甚或研究所,畢業後喜歡或養成習慣去書店、圖書館的人口又有多少比例呢?
那社會隱隱的未知徬徨呢?臺灣人的特色就是焦慮,學生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父母擔心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年輕人擔心自己不夠美、不夠瘦、零用錢不夠多、沒時間玩線上遊戲;中年人擔心被裁員、薪水不夠多,不生小孩的人擔心養不起小孩,老年人擔心沒人養、沒人關心,未知徬徨的背後,更是集體顯現出的問號---臺灣到底有沒有未來?各式政策並沒有一以貫之被縝密的思考,與中長期落實執行一輪,又常常淪為政治或選舉的工具。各級教育為了生存、為了拿到補助,只得依政策敷衍配合,而忘了、也或許已沒心力去檢視其存在的使命,及各級教育要達到的目標為何?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每個人都可以讀大學,也很不幸,畢業後呢?
我們活在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時代的每個轉折點都是如此,只是我們要走往哪裡?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每個人都可以讀大學,也很不幸,畢業後呢?
我們活在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時代的每個轉折點都是如此,只是我們要走往哪裡?
我們教育政策的每一環,真正扣緊了人力資源和國家競爭力了嗎?政策若不清不楚,如何透過學校帶領社會風氣?社會洪流不管是來自全球化效應、流行與媒體文化或各式各樣似是而非的價值,其實已經反過來抑制學校文化發展,並取代學校的影響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